对1 mol·L-1的BaCl2溶液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Cl-浓度为2 mol·L-1 |
B.该溶液中Ba2+的物质的量是1 mol |
C.可使用250 mL容量瓶分两次完成490 mL该浓度的BaCl2溶液的配制 |
D.将208 g BaCl2固体溶解在1 L水中,形成的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 |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能正确表达相关反应的是
A.在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2Br-+2Cl2=2Fe3++Br2+4Cl- |
B.用石墨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2Cl-+2H2O电解Cl2↑+H2↑+2OH- |
C.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Ca2++CO2+H2O=CaCO3↓+2H+ |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小苏打溶液和石灰水按体积比3:2混合: |
3HCO3-+2Ca2++3OH-=2CaCO3↓+CO32-+3H2O
在K2CrO4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2CrO42- + 2H+ Cr2O72- + H2O, K=1×1014。若用0.05mol K2Cr2O7配制成1 L K2CrO4溶液,其中c(Cr2O72-)<10-5mol/L,则所配溶液的pH
A.>7 | B.<7 | C.=7 | D.无法确定 |
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无法鉴别葡萄糖和乙酸 |
B.乙酸与乙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又均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
C.硫酸铵、硫酸铜和乙醇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
D.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
如下图所示,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图Ⅱ是恒容密闭容器。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2 mol X和2 mol Y,开始时容器的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状态(提示:物质X、Y的状态均未知,物质Z的状态为气态):
2X(?)+ Y(?)a Z(g)。
此时Ⅰ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质Z的化学计量数a = 2 |
B.若X、Y均为气态,则在平衡时X的转化率:Ⅰ> Ⅱ |
C.若Ⅱ中气体的密度如图Ⅲ所示,则X、Y都为气态 |
D.若X为固态、Y为气态,则Ⅰ、Ⅱ中从开始到平衡所需的时间:Ⅰ>Ⅱ |
甲、乙、丙、丁为中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为单质,丙为氧化物,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乙均为金属单质,则丁所属的物质类别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B.若甲为金属单质,乙为非金属单质,则甲只能是Mg |
C.若甲、乙元素是同主族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推测,此时乙单质可能是Si |
D.若甲、乙元素是同周期元素,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定为:2F2 + 2H2O=4HF + 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