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增色剂,但在食品中过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在酸性条件
下会产生NO和N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Na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
| B.食用“醋溜豆芽”可能会减少亚硝酸钠对人体的危害 |
| C.NaNO2和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 2NO2—+2H+=NO↑+NO2↑+H2O |
| D.1 mol NaNO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和N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
反应2A(g)
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压 | B.减压 | C.减少E的浓度 | D.降温 |
某化学反应的△H=–122 kJ·mol-1,△S=+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
|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
下列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电极为阴极 |
| B.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 |
| 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
| D.电解时电解池的阳极一定是阴离子放电 |
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 + 2Ag
2AgCl + H2↑能进行,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如下图所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足量的Zn与一定量的盐酸反应,由于反应速率太快,为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物质是()
| A.NaOH固体 | B.CH3COONa固体 | C.NaCl晶体 | D.Na2CO3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