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膝跳反射实验”的操作步骤。探究膝跳反射是简单的反射还是复杂的反射。膝跳反射实验的操作步骤:
①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
②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
③另一位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叩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的那条腿膝盖下面的韧带。
(1)实验现象是:叩击韧带时,小腿出现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在锥形瓶中,除清水外,还应滴几滴红墨水,其作用是
(2)实验装置中的枝条应尽可能多带些叶片,主要目的是增强枝条的.
A.光合作用 | B.呼吸作用 | C.蒸腾作用 | D.分解作用 |
(3)取两组图示装置,甲组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只有树皮,乙组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只有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脉变红的是组.
(4)用清水冲洗从锥形瓶中取出的枝条,其目的是.把该枝条作茎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色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
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 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放在暗处2天后,分别置两瓶内,密封瓶口,设为A、B瓶;② 将A瓶移到光下6—7小时,B瓶仍放在暗处(图一);
③ 取下玻盖,将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A、B瓶(图二);
④ 摘取A、B瓶中大小相同的两片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色;⑤ 取出脱色的叶片漂洗,滴加碘液。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消耗尽或运走。
(2)步骤②中A、B瓶构成一组实验,其变量是。
(3)步骤③,伸入A瓶的蜡烛燃烧更剧烈,说明瓶中富含(气体),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伸入B瓶的蜡烛熄灭,说明瓶中缺少上述这种气体,该气体是被植物的作用消耗掉的。
(4)步骤④将叶片脱色,指的是脱去叶绿体中的。
(5)步骤⑤滴加碘液后,摘自A瓶的叶片会变蓝色,摘自B瓶的叶片不变蓝色,这不仅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还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6)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7)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_____,产物是______和______。
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
物质 |
温度 |
时间 |
碘液 |
现象 |
|
A |
馒头碎屑+清水 |
37℃ |
3分钟 |
加 |
? |
B |
馒头碎屑+唾液 |
37℃ |
1分钟 |
加 |
变蓝 |
C |
馒头碎屑+唾液 |
37℃ |
2分钟 |
加 |
部分变蓝 |
D |
馒头碎屑+唾液 |
37℃ |
3分钟 |
加 |
不变蓝 |
(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2)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
(3)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4)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探究实验题(2、4小题一空2分,其他小题一空1分,共9分)
为了研究唾液及口腔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方案。
(1)请在实验现象一表格中填写出颜色变化。(表格中填变蓝或不变蓝)
(2)如果把2和4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模拟研究正常摄食情况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
(4)3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的颜色发生变化,你对此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对照组是号瓶。
(2)本实验可以形成组对照实验;要证明水分对种子萌发有无影响,你认为应选用_____和______作为对照实验。1号与3号能否形成对照实验?为什么?
(3)本实验中,每瓶只用一粒种子行吗?为什么?
(4)若2号中有一粒种子没有萌发,请你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5)想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如1-3号瓶在光下培养,增加4号瓶置于的环境中,则4号装置处理情况应同号瓶,培养一段时间后,如果两组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