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在《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中写道,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①德意志的宗教矛盾较为突出
②德意志宗教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③路德教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
④路德教已经成为德意志的国教
|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④ |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
|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
|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
|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
福建华侨邱忠坡早年赴南洋经商,1875年回厦门创办万兴轮船公司,后参与厦门太古码头的投资,兼营进出口贸易,成为太古洋行的买办。邱氏家族还涉足厦门的房地产、商铺等行业。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万兴轮船公司是洋务企业
②邱氏创办企业得益于清朝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邱氏企业具有买办性质
④邱氏企业家族性产业特点突出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分洋商之利”,获利颇丰。上海商人叶运忠请求另设广运轮船局,李鸿章断然拒绝,批示:“不准另树一帜。”由此可见,李鸿章( )
|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 B.利用政权垄断经营 |
| C.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 D.提倡“实业救国” |
下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 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 A.①③ | B.②④ |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英国学者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 )
| A.近代工业的起步 |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
| C.国内市场的形成 | 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