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移居东村作
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颔联进行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首联哪个字概括出了东村怎样的环境特点?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湛江07.2
霁夜
孔平仲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这首诗运用了衬托对比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谒岳王墓
袁枚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咏西湖
郁达夫
楼外楼头雨如酥,淡妆西子比西湖。
江山亦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①。
注:①:苏轼在杭州任职时在西湖筑防洪堤,后人名之曰“苏堤”。
(1)袁枚诗中涉及到的“伟人”是指明代的于谦和宋代的 。郁达夫的诗句“淡妆西子比西湖”化用了诗人苏轼的“,”。(写出原诗句)
(2)“江山也要伟人扶”“江山也要文人捧”两句诗,一“扶”一“捧”,境界各异,试指出“扶”和“捧”的不同含义,然后说说这两首诗的意境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并回答问题。
山家
刘 因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
请赏析前两句诗中写景的特色。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清平乐
五月十五夜玩月
刘克庄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姐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濛濛。醉里偶摇桂树,人间道是凉风。
注:刘克庄(1187—1269),宇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
(1)《清平乐》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名。从这首词的风格看,作者与我们读过的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___________同属______________流派。(3分)
(2)这首词主要是运用什么手法来描绘词人“玩月”的?试简要赏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羌村三首(其一)
杜 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①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②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注①妻孥(nú),妻子儿女。 ②世乱,即安史之乱。
(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五、六两句中的“诗眼”是哪一个字?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这首诗表现了哪些复杂的感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