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
贾梦雨
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关注一下我们的周围,随处可以见到“精神亚健康”的影子,而且它已经蔓延到各个角落:一人遭受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人偷窃,周围众人漠然而视;大学生沉沦网络不可自拔,终至退学;“文化名人”华威先生到处讲学,贩卖“口水式文化”。现代化的写字楼里,不少人在巨大的压力下忙碌,但他们不知道事业的意义在哪里。
“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的迷茫之中,心绪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正如南京师大中文系贺仲明教授所说:“精神亚健康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浮躁的心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
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全社会消费思潮的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所陶醉,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让你无法脱身,并且身不由己。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是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于这些“身外之物”中不可自拔。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状态正在加剧,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己,身心交瘁。
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支点。
而现在,从心灵层面来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渐渐处于错乱状态。从生存状态来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爱情、家庭、事业等,这其中充斥着扭曲。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向全世界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因此,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一方面,我们应该在心灵的层面上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这就要求一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正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精神追求。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
(选自2011年3月6日《新华日报》,有删略)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精神亚健康”症状的一项是
A.精神追求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 |
B.对事业缺乏激情,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人缺乏感情,对社会缺乏责任感。 |
C.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心绪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 |
D.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所陶醉,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精神亚健康“已经蔓延到各个角落”这种现象的原因的一项是
A.一人遭受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人偷窃,周围众人漠然而视。 |
B.全社会消费思潮迅速膨胀,人们被消费主义的狂潮牵制着而身不由己。 |
C.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渐渐处于错乱状态。 |
D.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论述类文本,围绕“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这一论题,联系生活实际,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
B.“精神亚健康”弥漫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化浪潮拉远了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人类彼此间的疏离和自我的迷失。 |
C.文中引用南京师大中文系贺仲明教授的话,进一步揭示了“精神亚健康”症状的实质,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
D.作者在文中把“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支点”单独作为一段,意在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
阅读下文,完成7、8题。
二百年前的4月2日,丹麦城市欧登塞的一个穷鞋匠家里降生了一个男孩。这是一个贫苦的家庭;全家挤在一间房子里,经常挨饿,但拥有几本书——《圣书》《一千零一夜》和霍尔贝尔的喜剧。这个男孩在专门为穷孩子设立的学校学习贸易,但梦想着从事戏剧行业。他给木偶缝制纸衣;每当城里来了剧团,他总在剧场门口流连;他会唱歌,有钱人请这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在晚宴上演唱,他们拿他取乐,称他为“欧登塞的夜莺”。
男孩知道他们心怀恶意,但他渴望成功。父亲去世后,他一筹莫展,于是独自到哥本哈根闯荡。剧场老板断言他没有前途。他向别人哀求,却处处碰壁。最后,同样出生贫苦的作曲家魏泽帮助了这个饥寒交迫的孩子,出钱让他租了间房子。他当时年仅十四岁,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埋头写作,想方设法争取上台表演的机会。后来,另一位保护人送他去读书。他在学校里经常受人欺负,而且被禁止创作童话,但他学会了运用语言,能熟练地驾驭丹麦资产阶级特有的那种轻快讽刺的语言。
不过,上学前的那段经历对他影响至深。那是一种毫无乐趣可言的贫困生活,他只能从精彩的文学作品中得到慰藉,他渴望美,并伴随着孤单无助的痛苦。他终生都在运用这些动人心弦的主题。
这个男孩就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7.阅读上文,指出画线句子的含意。
8.下面一段文字中说“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原因是什么?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子阴深处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作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阅读下文,完成第4题。
新世纪,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在“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一片声浪中,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一定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物质生产始终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进程中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当前经济的主导产业仍然是制造业。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及农产品)进行加工或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的工业的总称。我们要依靠制造业为人民提供各种生活用品,提供工农业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服务业的各种手段、基础设施所需要的各种装备、国防所需的各种武器、科技发展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以及保证人民健康所需的各种医疗仪器和药品,提供精神文明建设所需的物质条件等等。
4.下列关于“制造业”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障人民日常生活用品供应,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资料。 |
B.生产基础设施所需要的各种装备和用于国防事业的各种武器。 |
C.提供用于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以及治病救人的药品和医疗仪器。 |
D.创作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引导人们健康向上的文学作品。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文学家发现宇宙“第一缕曙光”
科学家们认为,发生在137亿年前的大爆炸创造了宇宙,大约1亿年后,氢原子开始结合燃烧,产生了明亮燃烧的恒星,但这些恒星究竟是什么样子,科学家一直没有搞清楚。美国的天文学家声称,他们可能已经发现了宇宙的“第一缕曙光”。
据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研究人员说,他们相信已经捕捉到早已消失了的恒星的辐射痕迹,这些恒星是在宇宙的婴儿时期诞生的。如果上述发现能够被最终证实,该研究将首次向人们展示出距今130亿年前宇宙刚诞生时的雏形模样,同时将有望帮助他们揭示宇宙中各个星系在“大爆炸”发生数亿年后开始形成时,整个宇宙的实际发展情景。它是证明这些早期恒星存在的第一个切实的证据,这些恒星产生并形成了包括太阳在内的未来的恒星的原始物质。研究小组的天体物理学家亚历山大·卡什林斯基说:“它们出现在什么地方,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明,它们是否还存在着,我们都不能肯定。我们能做的就是获得这些恒星的最初的信息。”
利用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上携带的红外线阵列照相机,研究小组对天龙座星云进行了10小时的拍摄,捕捉到了正在扩散的红外光。这是一种人们用肉眼就能看见的红外线,以小长条的形式出现在天空中。经过后期图像分离处理后,在删除所有已知的银河系的射线后,成功获得了该区域弥漫着红外辐射的高清晰实景图像。研究小组表示,这些光线可能来自天龙星座的第三星族,这是一个假定的恒星家族,天文学家认为,该星族形成的时间比其他星族都要早。此次观测拍摄到的这些宇宙红外射线,极有可能就是大爆炸后出现的第一批恒星发出的,或者是由跌入第一批黑洞中的高温气体发出的。宇宙出现的第一批恒星可能比地球和太阳的质量大一百倍以上,而且温度极高,也非常亮,只是都很短命,每一颗恒星只能燃烧几百万年。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天龙星座第三星族的恒星发出的紫外线光,将伸展成低能量的光。这些光现在是可以用红外线观测仪观测到的。此次的重大发现,与美国的宇宙背景探测卫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所观测的结果是一致的,当时的探测结果显示,宇宙可能有一个红外背景,它与天文学家已知的恒星并无联系。斯皮策的观测也支持了宇航局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在2003年进行的观测结果。根据当时结果估计,在“大爆炸”发生2亿到4亿年后,最先形成的恒星首次发光。
卡什林斯基博士认为:“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宇宙诞生初期的天体发出的光的集合,尽管那些发光的恒星今天早已经在宇宙中衰亡消失了,但是它们发出的光和能量仍在宇宙中穿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天文学教授理查德·埃利斯谨慎地同意卡什林斯基的观点:“即使是在消除这些背景信号方面发生一个小小的失误也会导致出现具有欺骗性的结果。但我没有发现这些分析中有什么错误,当然,下一步是其他的天文学家来证明它的正确性。”
(节选自2005年11月9日《北京科技报》)
1.根据文意,对“第一缕曙光”所指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第一缕曙光”应是证明早期恒星存在的第一个切实的证据。
B.“第一缕曙光”即宇宙诞生之初形成的那些最早的恒星发出的光。
C.“第一缕曙光”是天文学家发现的宇宙中早已消失了的最早的恒星。
D.“第一缕曙光”是宇宙中各个星系在“大爆炸”发生数亿年后开始形成的。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早期恒星产生并形成了包括太阳在内的未来的恒星的原始物质。
B.斯皮策的观测与2003年进行的观测结果一致:宇宙可能有一个红外背景。
C.研究小组内部有分歧,但埃利斯教授有保留地同意卡什林斯基的观点。
D.恒星温度极高,也非常亮,但是都很短命,只能燃烧几百万年。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爆炸”发生后的最初的宇宙也许是黑暗的。
B.宇宙中仍然存在着“大爆炸”后形成的各个时期恒星的辐射痕迹。
C.第一星族和第二星族形成的时间都比第三星族要早。
D.卡什林斯基研究小组的这项研究结论应当是经得起考验的。
阅读下文,完成第9题。
计算机能思维吗?(节选)
人们历来认为,人类之所以能主宰地球、驾驭生物,就是因为人有智慧、能思维。弈棋往往被视为人类最有代表性的纯智慧活动,世界棋王常常被视为人类智慧的象征。今天,棋王易位于计算机,人们不禁要提出疑问:机器能思维吗?思维是人类的专利吗?人类的智慧已经进化发展了成千上万年,而智能机器充其量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如果再发展几百年,我们也许很难想象那时的人工智能的水平和情景。看来,如果有朝一日机器在我们自以为优越的那种重要品质上超过我们,我们就要向自己的创造物双手捧出那唯一的特权!有人甚至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总有一天电脑要超越人脑,使人类成为机器的奴隶。到那时人们讨论的已经不是人类思维的尊严问题,而是人类命运的问题了。
9.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当机器在优越品质上超过人类时,人类就将无法控制机器的思维能力。 |
B.当机器也具有思维能力以后,人类就将承认思维不再是人类的专利。 |
C.如果某一天机器在各方面超过人类,机器就将使人类丧失思维能力。 |
D.如果某一天机器具备了人类的重要品质,机器将享有人类的所有权利。 |
阅读下文,完成第5题。
植物睡眠之谜节选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5.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
B.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
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
D.指豆科植物和捕蝇草等所具有的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