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世界文学史上,我国的鲁迅和俄国的果戈理都以《狂人日记》为题写过小说,成为文坛佳话。 |
B.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和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
C.在元代文学中,首先异军突起的是杂剧,它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成熟,后人又把散曲和小令合称为“元曲”,与唐诗、宋词并举。 |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学为形式叫“铭”,该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柳子厚墓志铭》。 |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序幕掩映装修心智健全 |
B.陈迹管治易帜终生难忘 |
C.终结废墟隐秘表情茫然 |
D.窒息退役紫荆惊俱万分 |
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凝(níng )重停泊(pō)婆娑(suō)起舞 |
B.瞩(zhǔ)目撰(zhuàn )写百花凋(diāo )谢 |
C.噩(è)梦步履(lǚ)绿树成阴(yīn) |
D.祷(dǎo )告大厦(shà)宣告终(zhōng )结 |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我爱这土地
艾青
1938年11月17日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A.诗中作者将自己比喻成“鸟”,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来修饰,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读者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这里用“被暴风雨打击”“永远汹涌”“无止息地吹刮”等词来修饰,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用“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的温柔”的修饰表明作者对光明的向往。 |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根据时间的提示:1938年11月17日可以看出作者为了祖国的安危而勇于献身的博大情怀。 |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的“我”,指喻体“别人”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
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段? ( )
A.排比 夸张 重复 | B.对比 重复 拟人 |
C.重复 排比 对比 | D.借代 对比 排比 |
结尾中说这首涛也是献给“大地上的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表明
A.诗人的感情,由一个狭小的范围,升华到一个更高、更广的天地。 |
B.诗人希望得到世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保姆和像诗人自己—样的乳儿在感情上的共鸣。 |
C.诗人仇恨不公平、不合理的旧社会,想号召人们起来斗争。 |
D.诗人的感情,融会世界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保姆和像诗人自己一样的乳儿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