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甲病由A、a基因控制,乙病由B、b基因控制),甲病在人群中患病纯合子约占1/10 000。下表为对①~④群体样本有关乙病调查的结果,请分析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乙病遗传情况调查表
类别 |
① |
② |
③ |
④ |
父亲 |
+ |
- |
+ |
- |
母亲 |
- |
+ |
+ |
- |
儿子 |
+- |
+ |
+ |
- |
女儿 |
+- |
- |
+ |
- |
注 每类家庭人数近200人,表中“+”为发现该病症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
(1)据图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表中调查结果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主要根据表中的________群体。
(2)Ⅱ3和Ⅲ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若Ⅲ1和Ⅲ8结婚,则后代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
(3)如果Ⅲ8和一个人群中患有甲病但没有乙病的男性婚配,则生出一个正常小孩的概率为________;若Ⅲ8再次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虽已鉴定胎儿为女性,但医生仍建议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列物质的结构式,回答问题:
![]() |
|||||
![]() |
![]() |
||||
①②③
![]() |
|||||
![]() |
|||||
![]() |
|||||
④⑤⑥
(1)上述物质中能构成生物体的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编号是。这些氨基酸所形成的化合物是肽,合成场所是内含个肽键,有个氨基和个羧基。
(2)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质量与组成它的氨基酸的分子质量总和相比,缺少了。
(3)某蛋白质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两条肽链,含两个二硫键。指导此胰岛素分子形成的基因中至少含________个碱基对。
Ⅰ、回答下列小题: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 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 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__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加热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__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
Ⅱ、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 ①汽车尾气污染; 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
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0~2.5千克的20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分别每组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
A组 |
B组 |
|
注射溶液类别 |
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
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
|
血红蛋白含量 |
初始测量 |
60 |
61 |
第一次(g/L) |
53 |
50 |
|
第二次(g/L) |
47 |
40 |
|
第三次(g/L) |
35 |
29 |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将10只家兔用,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3)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在与氧结合。(A.肺泡B.组织细胞 C.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D.肺泡处毛细血管)
(4)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两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
Ⅰ (4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蓝藻 ④酵母菌 ⑤霉菌 ⑥HIV ⑦水绵 ⑧SARS病原体 ⑨细菌
(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膜 |
光合作用(能否) |
核糖体 |
细胞壁 |
|
甲 |
√ |
√ |
√ |
√ |
乙 |
√ |
× |
√ |
× |
丙 |
× |
√ |
√ |
√ |
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A.洋葱 B.兔子
C.蘑菇 D.蓝藻
Ⅱ。(6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个。
(3)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4)某学生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生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5cm处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在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1表示突触后抑制的某种调节过程,请分析回答:
(1)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小体的中,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2)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只能单方向的原因是。
(3)当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可支配相关的肌肉收缩,同时通过突触A引起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之后又通过突触B抑制运动神经元1的活动。由此可知,图示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是一种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
(4)研究表明,运动神经元1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内流;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Cl-内流。请在答题纸相应下图中标明受神经递质影响后,突触A、B中突触后膜的暂时性电位表现。
(5) 为探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有人做了下图的实验中。若C位于2个接点的中点位置,刺激C点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是:
下图为某生物的性染色体简图: 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1)对人类基因组进行研究时,应对 条染色体进行测序。人类的色盲基因位于下图中的 片段。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 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中的 片段。
(2)失散多年的堂兄弟(同一祖父)分别在台湾和大陆,若从DNA分子水平上鉴别这一关系,最可靠的DNA分子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 C.Y染色体D.线粒体
(3)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完成推断过程。
①遗传图解:
②推理过程:
a.实验方法:首先选用纯种黑腹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雌雄两亲本的表现型依次为
、。
b.预测结果: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则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则此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