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课题。2012年12月23日,北京交通改善措施正式公布,北京市将实施小客车数量调控措施,以后将以摇号方式无偿分配小客车配置指标。24日起新购车需参加摇号申请指标。“治堵”措施公布之后,未购车的百姓抢在24日前掀起一股购车热潮,引发网络“治堵”还是“添堵”的热议。
2013年4月1日起北京开始实施新的停车收费标准,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别化停车收费,大幅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以缓解北京城区内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一市民抱怨:“停车费太贵了,毕竟是打工族,现在一下子要多出这么多停车费,对自己来说确实有点接受不了。” 一网友发帖说:“政府要把面临的问题原原本本地告诉老百姓,广泛听取民众意见,通过民主促民生的方法来应对这场危机。” 这些难题包括:要不要进行总量控制;要不要在特殊时段特殊地段收取拥堵费;如何完善停车收费体系;要不要实施错时上下班……
请从公民和政府的角度,说明如何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新调任的法国炮兵团长每次视察炮兵演习的时候,总发现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终一动不动地站在大炮旁边,团长以前不是炮兵,就问旁边的军官,军官也回答不出来为什么,只是说一直就是这样,而教科书上历来都是这么规定的。团长对此颇为怀疑,经过查找资料了解了真相:从前,大炮都是用马车牵引的,需要一名士兵专门站在大炮边拉马,使因发射后坐力而移动的大炮复位。现在,大炮完全改成了机械化操作,教科书却没有做出相应的修改,结果就出现了一直都有一名士兵站在大炮边的滑稽现象。最后团长上书法国国防部,修改了这一错误。
上述历史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哲学启示?(8分)
近年来,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迅猛。这其中“现代设计”功不可没。现在许多国家政府与经济部门都已经意识到,推动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实际需要两种生产力: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以艺术与文化为依托的“现代设计”就是第二生产力。但是中国现在是设计方面的“山寨大国”,一味的模仿意味着创意衰竭。创意经济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请你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中国创意如何走出困境?
某村是改革开放初期有名的“万元户”村,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充裕的物质生活。不久,打牌赌博现象开始抬头,并愈演愈烈。于是田地荒芜,人们无心经营管理;一些家庭矛盾不断升级,甚至妻离子散;打架斗殴成了家常便饭……没过几年,原本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变成了贫困村。
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文化对人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你认为,文化是如何塑造人的?
从去年11月5日到今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共召开了40次。梳理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一个个议题、一项项决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确把握中国经济自身发展阶段和规律,科学远眺“国计民生”的大势,运筹帷幄,沉着应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果断地作出了一系列新的决策部署,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党中央、国务院是如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