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中国·201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十佳案例中,某市探索创造的“平安协会”群防群治组织形式在推进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实践中,整合了社会资源,维护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和谐,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这对政府的启示是
①在管理与服务中,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转变政府职能,把社会管理权力下放给基层自治组织
③通过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④履行政治职能,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各级党委要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这段话说明
A.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 |
B.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
C.中国共产党要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 |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国家实施司法救助制度,就是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因经济困难无力负担诉讼费用的公民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公民打得
赢官司。这样做
A.有利于人民群众监督法律的实施 |
B.有利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
C.有利于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D.有利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据此回答11-12题。该市政府的上述做法,是为了
A.打造亲民政府的形象 | B.使人民群众成为决策主体 |
C.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 D.使人民群众获得实际利益 |
该市政府实行“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体现了尊重公民的
A.提案权 | B.监督权 | C.质询权 | D.议政权 |
区别有权威和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是
A.政府是否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
B.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
C.政府官员是否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
D.政府办事是否体现全体公民的意旨 |
近三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脚步,中国与印度GDP增长率名列世界前列,人们纷称“龙象之争”不可避免。然而在信息产业方面,中国的硬件制造和印度的软件制造优势互补,中印经贸合作从一般商品到信息产业都有很大的空间,又形成了“龙象共舞”之势。“龙象共舞”表明了
A.中印的国家利益是相同的 |
B.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使各国的文化日渐趋同 |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
D.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