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2年3月,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发布《陕西蓝皮书》,书中《陕西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调查报告》显示,陕西省七成家庭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占年收入的5%以下,处于全国中等水平。调查报告分析,陕西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正处于休闲减压的初级阶段,文化消费偏低,大多数居民文化消费都是选简便易行、花费较少的项目,如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等,反映出居民文化娱乐以消费性为主,知识性消费较少,发展新消费不足。
材料二:专家建议,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其次,加强对演出市场和文化商品市场的管理,引导经营主体合理定价,调动居民文化消费的积极性。同时,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合理布局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并细分群体,实现各类文化事业共同繁荣。
结合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分析造成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2)文化消费属于何种消费类型?
(3)针对陕西省文化生活消费现状,怎样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进入“十二五”时期的第四个年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
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一 我国2013年某地经济发展情况

GDP同比
增幅
财政收入同比增幅
企业利润同比增幅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居民消费率
10.3%
21.3%
12.4%
7.8%
10.9%
34.3%

注:①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的最终消费支出总额与当年GDP之间的比例关系。目前,世界平均消费率为61%。②从2006年以来,该地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强调,“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大幅减少扶贫对象。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1)请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2013年该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运用收入和分配有关知识为提高中等收入者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4年4月,美国联邦政府与内华达州牧场主就维京河谷放牧费问题发生了冲突。农场主邦迪主张,根据美国宪法,内华达州才拥有维京河谷的主权,即使他欠下了放牧费,也不会把这笔钱交给联邦政府。
(1)美国农场主邦迪的主张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什么特点?有人认为这种事情在中国不可能发生的,为什么?
(2)中美两国政体还有哪些不同点。

2013年冬季以来,我国多地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PM2.5再一次成为社会热词。临近过年,许多地方陆续出台政策禁止或减少燃放烟花爆竹,以减少PM2.5的排放。而春节承载着亲人团聚的幸福和深厚的文化因子,春节放鞭炮是中国的传统习俗。面对这种情况,不少人在“要民俗要年味”还是“要蓝天要健康”上产生了纠结心理。
结合材料,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角度谈谈你对这种过年纠结心理的认识。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材料二 农业安则天下安,农业稳则天下稳。我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根据不同时期发展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出党的支农惠农政策走出了一条推进农村改革,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规范农村分配制度,增加农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道路。这充分体现了党对农业的支持、农民的关心和农村的关注。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党的“三农”政策是如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