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待销售商品10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 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 元纸币,这会引发 。
A.40000、0.25、购买力降低 | B.20000、0.5、购买力提高 |
C.20000、2、纸币升值 | D.20000、0.5、通货膨胀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关于民族节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B.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C.能消除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
D.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
D.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B.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
C.自然物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
D.物质就是指树、风等自然物 |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
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强调“治未病”,说明( )
①“未病”是量变,“已病”是质变,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②注意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性,创造或改变条件避免“未病”向“已病”转化
③“未病”与“已病”不存在严格界限,治“未病”与治“已病”不应有所区别
④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未病”与“已病”,提高对疾病的预见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