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体内平衡法则是指生物体能够调控自身内部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大自然赋予人类躯体自动保持体内各种稳态的能力。然而,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易引发人体内能量、营养素、激素、微生态等方面的生化失衡,破坏原有稳态。这表明
①人为事物联系比自在事物联系更具有破坏性
②外部因素能引起事物内部联系的改变,影响事物性质或状态
③人类在调控体内平衡方面并不比其他生物体具有更多主动性
④内部与外部环境的联系是维系人体原有稳态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财经新闻中,可以用右图中由Q1点到Q2点运动来正确描述、解释的是

A.由于部分游资进入农产品行业炒作大蒜,引起大蒜价格上涨
B.工信部报告,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钢材需求旺盛,钢材价格上涨
C.商务部表示,4月中旬以来全国生猪及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且涨幅有扩大趋势
D.某日报报道,空心菜每500克售价从2元上涨到3.5元,城市周边菜农纷纷抢种空心菜

下图描述的是2011年1~6月某商品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B.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
C.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D.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某商品的价格(P)与其需求量(Q)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若该商品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会导致其需求量增加
②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会导致其价格上涨
③若该商品的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会导致其代替商品
需求量增加
④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会导致其互补商品
需求量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下图,选择正确的描述

A.A→B段,石油严重短缺
B.B→C段,石油的需求没有增加
C.C→D段,石油供不应求
D.A→B段,石油的供给量与石油价格成反比

2010年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国内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回答题。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上图为2010年5月以来我国的CPI走势图。CPI指数持续上涨,会导致
①商品普遍销售困难②居民生活成本上升
③货币的购买力下降④货币发行数量过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物价总水平的过快上涨,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稳定物价,政府可以
①大力扶持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的供应→平衡市场供求→稳定物价
②加强宏观调控→打击哄抬物价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稳定物价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者补贴→保障消费需求→稳定物价
④扩大国债发行量→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抑制投资需求→稳定物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