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是1.62eV~3.11eV,则
A.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吸收能量 |
B.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向n=3的激发态跃迁时会辐射出紫外线 |
C.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向n=1的基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频率最大 |
D.大量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向n=1的基态跃迁时,能发出三种频率的光子 |
在图甲所示的粗糙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物块,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若拉力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
B.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
C.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增大 |
D.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减小 |
“套圈圈”是老少皆宜的游戏,如图,大人和小孩在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高度处分别以水平速度v1、v2抛出铁丝圈,都能套中地面上同一目标.设大人和小孩的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之比H1:H2=2:l,则v1:v2等于
A.2:l | B.1:2 | C.![]() |
D.![]()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B.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
C.法拉第发现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 |
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 )
A.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基础是α粒子的散射实验 |
B.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
C.在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传感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上装不装上弹性碰撞架,不会影响动量是否守恒 |
D.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 |
E.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总比减弱点的位移要大
B.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
C.火车鸣笛向我们驶来时, 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声的频率高
D.当水波通过障碍物时, 若障碍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 或比波长大的多时, 将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E.用两束单色光A、B, 分别在同一套装置上做干涉实验, 若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则说明A光波长大于B光波长
F.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向最大位移处运动的过程中,振子做匀减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