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1价)和S(+6价)的速率v(纵坐标)与反应时间t(横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速率随着溶液中c(H+)的增大而加快。
(1)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2)反应后期反应速率减慢的原因是 。
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3:N2+3H2O2NH3+
O2
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3 h):
T/℃ |
30 |
40 |
50 |
生成NH3量/(10-6 mol) |
4.8 |
5.9 |
6.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从开始到3 h内以O2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h-1。
(2)该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较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建议:。
(4)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在某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4 mol H2,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50%,体积变为10 L。求:
①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
②若向该容器中加入a mol N2、b mol H2、c mol NH3,且a、b、c均大于0,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上述平衡相同。反应放出的热量(填“>”“<”或“=”)92.4 kJ。
现有下列可逆反应:A(g)+B(g) xC(g),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C%)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
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曲线表示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填字母,下同);
(2)若乙图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混合气体中充入惰性(与反应体系中任一物质均不反应)气体后的情况,则曲线表示恒温恒容的情况;
(3)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热反应(填“吸”或“放”);
(4)化学计量数x的值(填取值范围);判断的依据是。
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的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是:[Cu(NH3)2CH3COO]+CO+NH3 [Cu(NH3)3]CH3COO·CO(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必须除去原料气中的CO的原因是。
(2)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吸收CO的生产适宜条件是。
(3)吸收CO后的醋酸铜氨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醋酸铜氨溶液再生的适宜条件是。
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这两步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1)第二步反应是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2)1 mol NH4+ (aq)全部氧化成NO2- (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ΔH3=,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ΔH4Δ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