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水蒸气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
CO2(g)+H2(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对该平衡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
| A.正反应速率等于零 |
| B.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
| C.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
| D.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
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1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C1O)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 |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
固体变黑膨胀 |
浓硫酸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
| B |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
无明显变化 |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 C |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
产生气泡 |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
| D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
粉末变红 |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过滤法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三氯化铁溶液的混合物 |
|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 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
| D.将金属钠投入到足量CuSO4溶液中,静置后溶液质量增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H2O2 =2H2O +O2反应中,每生成32g氧气,则转移2NA个电子 |
| B.钠、铁的金属性均比铜的强,说明两者均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 |
| C.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
|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变色后加热不能恢复原色 |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FeCl2、Na2O2、NaHCO3均可通过化合反应生成 |
|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若加入KNO3固体,铜粉溶解 |
| C.用渗析的方法可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Cl- |
| D.氧化铝具有高熔点,用氧化铝制作的坩埚可用来蒸发浓缩烧碱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