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生成的速率和C分解的速率相等 |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
C.B的消耗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之比为1∶1 |
D.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
下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
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K和470K,经过足够长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石英管右端主要物质是Ni(CO)4(g) |
B.在石英管右端主要物质是纯Ni(s)和CO(g) |
C.在石英管左端主要物质是纯Ni(s)和CO(g) |
D.整个过程可以看作CO(g)将Ni(s)从石英管左端转移到右端,从而达到提纯目的 |
将V1mL1.0mol/L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5mol/L |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右图是373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 |
B.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 |
D.在相同温度的条件下,在体积相同I、II两个容器中分别通入1mol N2和3 mol H2,容器I体积恒定,容器II体积可变保持恒压,则反应过程中两容器内的反应速率V(I)<V(II) |
100 mL 6 mol·L-1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
A.碳酸钠溶液 | B.水 | C.硫酸钾溶液 | D.硝酸钠溶液 |
在4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6mol A气体和5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3A(g) + B(g)2C(g) + xD(g)。若经10s后测得生成2 molC,D的浓度为0.5 mol·L-1,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x ="1" | B.B的转化率为20% |
C.反应的10s内A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 | |
D.反应进行到10s时,在相同温度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