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小麦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小麦一年只播种一次。如图是培育无芒抗病小麦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杂交的目的是将控制无芒和抗病的基因集中到子一代中
B.子一代自交的目的是使子二代中出现无芒抗病个体
C.得到纯合的无芒抗病种子至少需要四年
D.子二代中无芒抗病植株自交的目的是筛选子二代中无芒抗病植株中的纯合子
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
B.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
C.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D.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经离心处理,沉淀物的放射性较高 |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
B.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论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C.探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实验用到模型建构的方法 |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转化的有效性与R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 |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
C.物种的灭绝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 |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②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⑤生物基因频率的改变
A.①②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 |
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麻,此四倍体芝麻
A.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相比,在理论上已经是一个新物种了 |
B.产生的配子中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配子无遗传效应 |
C.产生的配子中有同源染色体,用秋水仙素诱导成的单倍体可育 |
D.将此四倍体芝麻产生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长成的芝麻属于二倍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