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下列事件在性质上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 B.日本明治维新 |
C.俄国农奴制改革 | D.中国洋务运动 |
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5%的增幅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取得这一成就主要的政治因素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一国两制”方针 | D.科教兴国战略 |
下列属于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制成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C.育成杂交水稻 |
D.成功发射“神舟一号” |
下列表格数据变化,表明我国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年 |
1956年 |
公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1% |
32.2% |
合作社经济 |
1.5% |
53.4% |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
私有制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 |
个体经济 |
71.8% |
7.1%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封建土地所有制废除
D.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31年,上海的一位女士给在外地的丈夫打电话。下列通话内容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商务印书馆的老板找过你。” |
B.“儿子参加会试中举人了!” |
C.“女儿想到延安参加抗日。” |
D.“西藏解放了,我要进藏采访。” |
“八月十五复仇节,八月十五胜利天。伏尸流血五千里,尝胆卧薪一百年。”这首诗歌反映了: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沦丧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③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文化大革命结束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