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思想家孔多塞(1743-1794)在《献给黑人兄弟的一封信》中说:“大自然给了你们与白人一样的智慧、理性和厚德。那些人到你们的岛屿上,靠你们的劳动和痛苦而发大财,却觉得自己有权利写一些诽谤性短文侮辱你们,还不允许人进行反驳。这种不公平,更促使我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为了人的自由而抱不平。”这段材料说明
| A.启蒙思想蕴含对殖民主义的反思 | B.法国的殖民扩张最为野蛮 |
| C.奴隶贸易受到广泛的批评和抨击 | D.黑人奴隶要求自由和平等 |
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 A.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 |
| B.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
| C.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 |
| D.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 |
吕思勉《中国通史》中写道“隋炀帝本好辞华,所设的进士科,或者不过是后汉灵帝的鸿都门学之类。……这是制度本身的变化,不能执后事以论其初制的。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纪念的。”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
| A.德主才辅的人才观逐渐形成 |
| B.科举从学术研究转为选才手段 |
| C.选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 D.选官考试内容日趋经世致用化 |
陈寅恪在《金明馆丛稿二编》中说:“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材料中“空前之世局面”指的是( )
| A.秦汉时期 | B.魏晋南北朝时期 |
| C.隋唐时期 | D.宋元时期 |
宋代智圆法师强调儒释一致。他主张“儒者饰身之教,故谓之外典;释者修身之教,故谓之内典。……吾修身以儒,治心以释,拳拳服膺,罔敢懈慢。”根据材料,智圆法师主张()
| A.三教合一 | B.儒学为体,佛学为用 |
| C.“菩提心即忠孝心” | D.佛学为体,儒学为用 |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为此,促使了下列哪一制度的实施( )
| A.世官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