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30多位春秋以来的著名大商人立传。他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提出政府对商人要“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司马迁肯定工商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 B.体现了当时的主流思想 |
C.工商业官营与私营的竞争日趋减弱 | D.司马迁维护商人的利益 |
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写道:“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A.国王 | B.内阁 | C.议会 | D.联邦法院 |
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再次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义军推翻明朝进入北京后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毛泽东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A.中共“七大”召开 | B.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
C.北平新政协召开,筹建新中国 | D.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
B.李鸿章在②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
C.革命党人在③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 |
D.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从④迁到② |
柏拉图公开认为:“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在实践中,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奴隶。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 材料主要体现出雅典
A.民主决策的随意性 | B.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
C.法律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 D.用法律维护公民权利 |
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① |
《山阴志》 |
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 |
② |
《临安志》 |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 |
③ |
《四明志》 |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
④ |
《绍兴志》 |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 |
A. 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