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928—1933年的统计,中国城市的离婚案件日益增多,《离婚法论》、《中华民国民法·第四编·亲属》等法律书籍销量增长。不少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都聘请律师,通过诉讼请求增加赡养费。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西方法律开始传入中国 |
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
C.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城乡各地离婚较为普遍 |
D.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作为对古代中国“一统”思想基础的表述准确的
A.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
B.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
C.礼法并用,君舟民水 |
D.礼乐文明、仁人志士 |
近代以来, 自然科学为哲学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并呈现正反两个方面,例如启蒙时期的机械决定论和19世纪末以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典型的偏差:都影响了当时社会的思维方式。上述两个观点主要运用与借鉴了
A.量子理论与进化论 | B.细胞学说与原子论 |
C.量子理论与相对论 | D.经典力学与进化论 |
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 1984 年前后。这一年想在 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一干人。这种历史现象产 生的主要原因是
A.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 |
C.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 |
D.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度的加快 |
一种观点认为:“急于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倾向在十月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得到很大发展,其集中表现是执行于1918年至1921年初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这一政策之下……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部余粮由国家强行征购。”这一观点实际上
A.把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归结为苏俄激进 |
B.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
C.忽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制定的内在原因 |
D.是对余粮收集制度的非理性判断和否定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社会在炮火的逼迫下赶往近代最初的一步。”写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场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
②“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指葡萄牙人首次来到中国
③“界碑”是指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④“近代最初一步”是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