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1988年以来,先后四次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进行了局部的修改和补充。下列内容出自82版宪法而非其修正案的是

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改革开放 邓小平理论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8年以来,非洲索马里沿海累计已经发生80多起海盗袭击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盗已猖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一现象备受国际关注,有人开始对索马里的历史产生兴趣,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15世纪末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海盗”,他最有可能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杨立青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再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历程。根据图片中主角杨立青的服饰,判断左起第二个人物形象应处于哪一时期

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连结的历史运动而会聚、互动,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下列各项能说明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死亡之门”表现的是
①新航路开辟②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③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④教会的文化垄断被打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
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
①列强侵略的加剧②西方文化的渗透
③崇洋风气日盛④政府的大力倡导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