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
1930年,联共(布)中央提出:在不与外国资本家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废止租让合同,由政府提前收回租让企业。这说明
A.苏联工业化建设已基本实现 | B.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废止 |
C.农业集体化加强了国有经济 | D.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据记载,1870年至1905年间美国钢铁工业的企业数目从1808家减至606家,而平均投资额却从15万美元增加到1 50万美元。材料现象说明
A.自由竞争体制得到推广 | B.社会生产的集中化加强 |
C.私人垄断资本走向衰落 | D.社会经济管理日益混乱 |
巴黎公社成立以后,规定:“中央委员会要在自己的机关报上公布会议记录,并以公告、法令、声明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汇报工作。”此规定
A.保证了委员办事的高效 | B.说明实行了直接民主 |
C.便于委员接受人民监督 | D.保证了委员廉洁公正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提出法案,但只有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由此可见
A.帝国议会没有发言权 | B.联邦议会拥有决策权 |
C.德国是君主专制政体 | D.政治体制有专制色彩 |
有学者说,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一种国家权力管理和国家机关运作的合理模式”。材料中的“合理”主要体现在
A.首创了近代的民主宪政制度 | B.加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
C.实现了政府机关的权力制衡 | D.实现了对民主权利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