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邪教组织的头目曾说他有神功,他发功能使铝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铜和金,使铝原子变成铜原子和金原子,请你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指出这种说法违反科学之处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表3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① 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在20 时,将100g的水加入30 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度,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10 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图7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填标号)。

"比较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请以表中序号Ⅰ为示例,填写序号 Ⅱ、Ⅲ 中的空格:

项目

序号

举例

物质类别间的相互反应

物质类别间的相互转化

C a C l 2 + N a 2 C O 3 = 2 N a C l + C a C O 3

盐1﹣盐2

盐→新盐

写出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酸﹣盐

酸→

写出氢氧化钠转变成另一种碱的

碱﹣

碱→新碱

(2)室温下,氯化镁与下列物质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填标号)。

A. M g C l 2 A g N O 3 B. K N O 3 M g C l 2
C. M g C l 2 H C l D. M g ( O H ) 2 M g C l 2

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
(图5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从反应类型角度
(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填化学式)。
(3)从能量变化角度
(借用图6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填标号)。

A. 氣化纳 B. 硝酸铵 C. 浓硫酸 D. 氢氧化钠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操作a的名称是,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

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利用 A 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H 2 O 2
(2) B 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
①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可在 B 装置中装满水后,使氢气从口进入(填" a "或" b ")
②若要得到干燥的氢气,可在 B 装置中加入,气体应从口进入(填" a "或" b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