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
| B.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 C.20 ℃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 |
| D.40 ℃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
(海淀24)下图是收集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 密度比空气 |
大 |
大 |
小 |
小 |
|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pH |
>7 |
<7 |
>7 |
<7 |

(海淀23)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Ni + 2HCl ="==" NiCl2 + H2↑② Ni(OH)2 + 2HCl ="==" NiCl2 + 2H2O
③NiO2 + 4HCl ="==" NiCl2 + Cl2↑ + 2H2O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 |
| B.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
| C.反应②既是中和反应,又是置换反应 |
| D.Ni(OH)2、NiO2和NiCl2中Ni的化合价都相同 |
(海淀2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鉴别Na2CO3和CaCO3固体粉末 |
加足量稀盐酸 |
| B |
除去CO2中的CO |
通过足量NaOH溶液 |
| C |
检验NaCl溶液中含有Na2CO3 |
加适量CaCl2溶液 |
| D |
除去CaO中的CaCO3 |
加足量水 |
(海淀21)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
| 微观示意图 |
![]() |
![]() |
![]()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的化学式相同
B.只有丙物质属于单质
C.若16 g乙参加反应,则生成的丙质量为32 g
D.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总数是生成物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总数的2倍
(西城25)已知反应CuCl2 + 2NaOH = Cu(OH)2↓+ 2NaCl。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的溶液pH="7" |
| B.M点表示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
| C.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20 g |
| D.P点表示的溶液比N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