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总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三:

材料四:当人们回首20世纪时会发现,整个人类都处在大变局之中,各种社会思想的演变、竞争影响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反省的是什么事?这件事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出现的危机后来怎么解决的?试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说明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3)据材料三和四回答: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中共出现了什么严重失误?后来所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探索成功与否取决哪些因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在(元朝)政府机构中,汉人和南人不得掌握实权。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蒙古人打死汉人,只判流放充军和赔“烧埋银”;汉人打死蒙古人则要灭族。此外还规定,汉人、南人不得习武打猎、集会,甚至夜间点灯以及养狗、养鹊都受限制。
不过事实上,早期投靠蒙古族的汉族官僚、地主,同样享有多种特权;蒙古族的下层人民也有不少破产流亡,沦为奴婢。——选自教材
请回答:
(1)汉人和南人分别指什么人?在元朝属于第几等级?最高一级是什么人?
(2)以上材料说明元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其目的是什么?
(3)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还是阶级矛盾?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
请回答:
(1)引文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思想观点?
(2)在他统治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到1952年底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二.1953年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被砍,家禽被宰杀。”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大规模展开了什么运动?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件事?
(3)材料四中的歌谣是指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
(4)材料一.二.三.四中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哪些?
(5)结合材料三,我们应该吸收什么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则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材料二:中新社:奥巴马的“中国首秀”从上海开始。上海是中美关系的“福地”。一九七二年,……开启“破冰之旅”,当年的《中美联合公报》也是在这座城市发表,因此又被称为《上海公报》;三十年前邓小平访美,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奥巴马将他第一次访华行程的第一站选择在上海,别具深意。
(1)根据材料一回答,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关于台湾问题美国坚持什么原则?

(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美国哪位总统开启了“破冰之旅”? 当时中国有哪些领导人会见了他?(写出一个即可)中美正式建交于何时?有何历史意义?

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1)据材料一回答党和政府为此制定了什么计划?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3分)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动?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以上变化,说说给你带来的感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