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是由各种粒子构成的。若用“”表示水分子。下列从粒子的角度对物质的变化或性质作出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湿衣服晾干了是因为“![]() |
B.氧气经加压降温变为蓝色液体时,“![]() |
C.水通电分解时“![]() ![]() |
D.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向下表的甲溶液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质的pH变化与加入乙的体积关系,能用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
甲 |
乙 |
① |
KOH溶液 |
HCl溶液 |
② |
NaCl溶液 |
H2SO4溶液 |
③ |
H2O |
HCl溶液 |
④ |
NaOH和Na2SO4混合液 |
H2SO4溶液 |
⑤ |
Ba(OH)2溶液 |
NaCl溶液 |
A. ①、②、③ B、①、②、⑤ C. ①、④ D. ①、②、④
在学完酸碱之间的反应后,小刘根据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得到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
B.a点到b点溶液中盐酸的量不断增大 |
C.b点时,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
D.b点到c点时,溶液中氯化钠的量不再增加 |
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呈酸性的是( )
A.胰液7.5~8.0 |
B.胆汁7.1~7.3 |
C.血浆7.35~7.45 |
D.胃液0.9~1.5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选项 |
所用试剂 |
现象和结论 |
A |
硫酸铜溶液 |
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
B |
氯化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
C |
锌粒 |
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
D |
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