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H2O
HC+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
| B.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
| C.升高温度,减小 |
|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
| B.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
|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
| 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
NH3,H2S等是极性分子,CO2,BF3,CCl4等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根据上述事实可推出ABn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是
| A.分子中不能含有H原子 |
| B.在ABn分子中A原子的所有价电子都参与成键 |
| C.在ABn分子中每个共价键的键长都相等 |
| D.在ABn分子中A的原子量应小于B的原子量 |
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Na2CO3(将氨和CO2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析出小苏打,再经焙烧而制得纯碱)但却不能用氨碱法制K2CO3。这是因为
| A.KHCO3溶解度较大 |
| B.KHCO3溶解度较小 |
| C.K2CO3溶解度较小 |
| D.K2CO3溶解度较大 |
硫酸铵在强烈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PGN0054B.TXT/PGN>
之比是
A.1∶3
B.2∶3
C.1∶1
D.4∶3
根据相关化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X是原子晶体,Y是分子晶体,则熔点:X<Y |
| B.若A2+2D-===2A-+D2,则氧化性:D2>A2 |
| C.若R2-和M+的电子层数相同,则原子序数:R>M |
| D.若弱酸HA的酸性强于弱酸HB,则同浓度钠盐溶液的碱性:NaA<N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