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化学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有重要作用。当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大量阴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GABA发挥作用后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基丁酸在突触前膜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中,以防止被胞内酶分解
B.氨基丁酸作用的机理是使突触后神经元静息电位增大
C.氨基丁酸转氨酶抑制剂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D.氨基丁酸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发生在细胞内液中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M,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以下正确的

A.在此环境中的这种突变不利于种群的生存
B.MM型个体的存活率可能高于Mm型
C.M型基因频率的变化说明新物种已经形成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因为环境改变

使之产生了定向变异

下图所示系谱的阴影部分表示患家族性疾病的个体,对系谱解读正确的是

A.Ⅰ-2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l/2
B.Ⅱ-2和Ⅱ-3具有直系血亲关系
C.Ⅲ-2与Ⅲ-3若结婚,则子代患病的概率l/2
D.Ⅲ-l与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结婚,子代不会患病

自然界中,一种细菌某一基因及可能发生的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X药物可与该正常蛋白结合,从而阻止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A.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极可能是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若该细菌的正常基因发生突变,则X药物肯定不是此种细菌的特效药
C.该细菌基因的改变是X药物长期作用的结果
D.该基因的突变频率很低,不足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二倍体水稻可提高突变率,突变体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
D.三倍体水稻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含三个染色体组

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实验生物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推测
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混合培养并观察。
只生长R型菌;可推测DNA被水解,失去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大肠杆菌
35S标记的噬菌体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获得上清液并检测。
上清液放射性很高;可推测DNA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并观察。
烟草出现病斑;可推测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14N培养基中,经三次分裂后检测。
15N的DNA占DNA总数1/4;可推测DNA进行半保留复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