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 |
B.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 |
C.200个氨基酸缩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 582 |
D.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NH2 |
某学生检查了洋葱根尖1000个处于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其中有692个处于前期,105个处于中期,35个处于后期,168个处于末期。据此可判断洋葱根尖的有丝分裂( )
A.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长约5%~10% | B.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比分裂间期要短 |
C.分裂期各时期的相对持续时间是前期>末期>中期>后期 | D.分裂前期持续时间最短 |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明显不同的是( )
①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②中心体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③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 ④末期在细胞中央不形成细胞板
⑤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A.①②④ | B.③⑤ | C.②⑤ | D.②④ |
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 )
A.存在肌动蛋白 | B.进行ATP的合成 | C.进行DNA的复制 | D.存在血红蛋白基因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 B.杂种自交后代不出现纯种 |
C.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应该采用连续自交法 | D.相对性状是由等位基因控制的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分析生物性状时,由易到难,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 |
B.“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总结规律 |
C.由F1高茎豌豆植株自交,F2出现了“3:1”,推测豌豆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属于“演绎”过程 |
D.孟德尔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