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市场,是李克强经济学的关键词,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关键词,其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作用”,一个词的变化意味着政府与市场“换手”,强调尊重市场,尊重市场主体的选择。
克强经济学的要义不在于强调政府要做什么,而是强调政府不做什么,强调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审批,减少微观干预。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简政放权,不让政府“看得见的脚”踩住市场“看不见的手”。
克强经济学的根本是民生。简政放权、制度升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都是为了让普通老百姓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李克强提出“用改革红利让人民受益”,表达了推进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市场经济有关理论,分析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如何起决定作用的?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为什么要简政放权?
(3)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解读“用改革红利让人民受益”。
材料一:2009年江苏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
注:2009年,江苏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材料二:2009年以来,江苏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促社会公平: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落实沿海开发国家战略,促进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所辖地区加快发展;2010年2月1日起,又以超过12%的增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等等。
(1)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江苏省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2)联系材料,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引起了高一(1)班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课题组,对“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材料一 情景一: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情景二: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顶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于是辞职回家了。
情景三: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小李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说实话,大学毕业后我是不愿意回头再去做工人的。”
(1)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上述几家工厂招不到工人的原因是什么?“用工荒”的出现会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二 近几年,沿海一些省份出现企业“用工荒”困境,并呈现出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在一些用人单位,技工、销售代表、置业顾问等职位一员难求。但另一方面,大型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又异常火爆。“用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并存。
(2)你作为一名劳动者,如何在“就业难”的境况下,实现顺利就业?
材料一 2005—2011年江苏民营经济增加值情况表(亿元)
材料二 人民网载文指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油价上涨到5元/升,约有2%~4%的潜在消费者会放弃购车,而油价涨到6元/升,则有5%~8%的潜在消费者放弃购车。调查显示,近5成的车主表示将会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在被调查的潜在消费者中,44.1%的人表示将会推迟购车计划,32.9%的人表示将会选择小排量汽车,13%的人表示将会放弃购车计划,仅有10%的人表示没有任何影响。汽油的涨价让人们对汽车使用的另一燃油——柴油开始密切关注,柴油需求量不断上升。
(1)结合材料分析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2)请你就汽车企业如何应对高油价,使企业走出困境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近年来,我国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价格战此起彼伏,企业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1)从经济学上看,上述商品价格不断下跌符合经济学的什么规律?简述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2)上述商品价格不断下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