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太宗曾对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比来(近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对唐太宗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中书、门下之间在运作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B.中书与门下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C.中书与门下相互制约,可抑制宰相权力的膨胀
D.中书、门下之间易相互扯皮,降低行政效率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我们通常所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过渡时期”是指

A.从解放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
B.从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到新中国的成立
C.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

辛亥革命后,“抵制洋货”“实业救国”的行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里主要抵制的是

A.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日本对中国的经济入侵
C.英国对中国的经济入侵 D.俄国对中国的经济入侵

图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图,其发展高潮大概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民国初期
C.国民政府前十年
D.抗战时期

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A.苏州 B.重庆
C.上海 D.沙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