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1861年向朋友介绍某本书时这样写道:“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虽然存在许多缺点,但是在这里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而且也根据经验阐明了它的合理的意义”。对“这本书”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
B.使马克思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科学之上 |
C.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
D.该书的作者在认识宏观世界方面存在着不足 |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
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耳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胡适对于社会变化与思想界状况之间关系的分析是( )
A.正确的 | B.根本错误的 |
C.片面的 | D.表面的 |
古人造字意蕴深远,“伪”者“人为”也。“伪”字的造字意蕴最能体现哪家学派思想( )
A.道家 | B.儒家 | C.墨家 | D.法家 |
二战后初期,某国际组织机构:最高权力机构是缔约国大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代表理事会在大会休会期间负责处理日常和紧急事务。下设若干常设和临时委员会与工作组,其中重要的有“贸易和发展委员会”和“国际贸易中心”。该国际机构是
有学者指出:“如果英国确实是一个经济实力雄厚和经济增长率高的国家,那么它也许还能负担的起扩大福利开支的费用,但英国做不到这一点,国内它是在实际上变成‘穷国’的时候去负担只有‘富国’才有能力承担的供养公民使命的。”据此可知
A.福利过多限制了经济的增长 | B.二战后的英国已成为二流国家 |
C.英国推行的福利举措较广泛 | D.只有富国才能建立“福利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