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过去之历史,则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字在演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B.汉字承载文化糟粕,应使用拼音文字
C.否定汉字的目的是反封建、革新社会
D.对汉字的批判为中国文化发展指出了方向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是当时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他们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 B.徽商和晋商 C.浙商和晋商 D.徽商和浙商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向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唐人的这些诗句,反映了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

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各项所反映的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不同的是

A.“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B.“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C.“重租税以困辱之” D.“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