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麦芽糖酶活性的相关实验探究,将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绘制成曲线如下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物质浓度可代表麦芽糖或葡萄糖 |
B.曲线④和曲线②的数值来源于同一组实验 |
C.经过2min的反应,①②的反应速率相等且大于③ |
D.三组实验中,代表化学反应活化能最低的是曲线① |
在下列物质中,若将其中能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蛋白质分子,则此蛋白质分子中所含有的羧基、氨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A.3、3、2 | B.4、3、3 | C.3、2、4 | D.2、2、2 |
培养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用
A.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 | B.含有水和无机盐的培养基 |
C.鸡胚的活细胞 | D.研碎的猪肝细胞 |
下图(a)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图(b)为部分肽链放大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中含有2条肽链,49个肽键 |
B.图b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
C.从图b可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
D.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具有相似的结构 |
有毒奶粉事件的原因是不法分子在劣质牛奶中添加了有毒物质三聚氰胺,因为该物质中含氮量较高,而牛奶中蛋白质含量是通过测蛋白氮的数值来估算的。一般说来,每100 g蛋白质平均含氮16 g,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
A.—CO—NH— | B.游离的氨基 |
C.游离的羧基 | D.R基 |
肉毒杆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肉毒杆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B.图中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有4个肽键 |
C.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
D.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