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三个伟大的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6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C.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觉醒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法学权威西塞罗说:“人们始终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西塞罗这段话揭示了

A.维护公民权利平等的重要性
B.法律应当保护全体罗马人的权利
C.罗马公民法的特征
D.罗马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必然性

西汉有“三选七迁”的说法,“三选”指“徙吏两千石及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都陵”,“七迁”指“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后……且实关中。”“三选七迁”体现的统治思想是

A.强干弱枝 B.重农抑商
C.以孝治国 D.重土安民

下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不能说明

A.北方长期战乱,货币具有物物交换的特点
B.河西走廊和两广地区发展外贸,故以贵重金属为货币
C.金属冶铸水平的地区差异很大
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成王是天下共主,其盟约会长期遵守
B.成书年代分封制尚稳固
C.周公辅成王体现了宗法制原则
D.周公与大公政治地位相等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正确的历史结论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孔子创立儒家学说
B.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依据
C.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提出“先定论”的主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