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巨大,“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为了讲面子、讲排场,有的接待宴会,菜吃一半、倒一半;有的在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庆典,住星级高消费酒店、发高档礼品;有的楼堂会所,贪大图洋、气派非凡;有的用公款购买、发放各种代币购物券、代币购物卡等;公家的水、电随意浪费……对于公款公物浪费之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分析公款公物浪费的错误行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把“更公平”三个字写进党代会报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执政党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居民收入增长的步伐仍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2001年至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9.7%。另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乃至不同人群之间,仍然横亘着一道道“鸿沟”。
根据材料,并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
⑴ 材料一中“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这里所说的“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具体指的是什么问题?
⑵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一谈城乡、地区、行业及至不同人群如何才能跃过这一道道“鸿沟”
材料三:近几年来,中国的许多商品,包括很多知名的品牌,因为质量的问题纷纷下马,给国家、企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使广大消费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2012年11月19日,号称“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被媒体曝出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可能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酒鬼酒因媒体报道当日临时停牌。酒鬼酒前日晚间发公告继续为自己“漂白”,称“国内外均未制定酒类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限量标准”,因此自身产品不存在超标问题,而且自辩清白依据的规则还是老旧的1981年的标准。因此媒体纷纷解读称其“道歉而不认错”。
⑶假如你是个企业经营者,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一谈你该如何经营自
己的企业。
材料一: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不能动摇。”
材料二: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材料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0年政府要从八个方面重点抓好工作: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是什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2)简要回答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3)要抓好材料三中政府的八项工作,需要政府切实履行好哪些职能。
材料一:如下图。
2006-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
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凭借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材料二: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十个重大政策导向之一。对于如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它反映出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2)请简要分析“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经济意义。
材料一:2012年2月14日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 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 639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税收总收入完成89 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 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
材料二: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拉弗在一次午餐中向当时的一位白宫官员解释税率和税收的关系时,在餐桌上画出了拉弗曲线,如下图: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说明拉弗曲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十一五”时期山东省节能减排有关目标实现情况及“十二五”目标
目标 项目 |
十一五目标 |
十一五末完成情况 |
十二五目标 |
万元GDP能耗降低(%) |
22 |
22.09 |
17 |
化学需氧量减排(%) |
14.9 |
19.44 |
12 |
二氧化硫减排(%) |
20.0 |
23.22 |
14.9 |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山东省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进一步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首力点和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合材料,分析我省上述要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