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①=② | B.①>② | C.①<② | D.不能确定 |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B、C、D位于同一周期,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既是A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又是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B>A,离子半径:C<D
B.B的单质能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B和D能形成BD2型的共价化合物
D.D的单质有毒,且有漂白性
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有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 |
B.从上述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 |
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
D.假设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1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Fe3O4溶于足量稀HNO3:Fe3O4+8H+==Fe2++2Fe3++4H2O |
B.NH4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 |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OH-+CO2==HCO3- |
D.将0.2 mol·L-1的NH4Al(SO4)2溶液与0.3 mol·L-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0.012 kg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
B.1 mol H2O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
C.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 |
D.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 mol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0的溶液中:Al3+、NH4+.Ca2+、ClO- |
B.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NH4+.Ca2+、Mg2+、I- |
C.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NH4+.Fe2+、SO42-.NO3- |
D.含有大量ClO-的溶液:H+、Mg2+、I-、SO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