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 |
![]() |
![]() |
A.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
B.除去Cl2中的HCl |
C.排水集气法收集NO |
D.实验室制氨气 |
常温,相应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l3+)=0.1mol/L的溶液中:Na+、K+、AlO2-、OH- |
B.无色溶液中:K+、CH3COO-、HCO3-、MnO4- |
C.![]() |
D.通入足量CO2后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K+、Ca2+、NO3-、Cl-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
2 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
酸性:盐酸>硅酸 |
B |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熔点:氧化铝>铝 |
C |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 |
铁片不溶解 |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
D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 |
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
溶液中含有Fe2+,没有Fe3+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 +2OH- +2HCO3- = CaCO3↓+ CO32- + 2H2O |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 + 4NH3·H2O = Al(OH)4-↓+ 4NH4+ |
C.少量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2C6H5O-+CO2+H2O=2C6H5OH+ CO32- |
D.向NH4HSO4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至SO42-刚好沉淀完全:Ba2+ + 2OH- + NH4+ + H+ + SO4 2- = BaSO4↓+ NH3·H2O + H2O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胶体后,含有NA个Fe(OH)3胶粒 |
B.标准状况下,1.12 L的HCHO所含的原子数是0.2NA |
C.1 L0.5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A |
D.0.1 mol Na2O2作供氧剂时转移的电子数目是0.2 NA |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 B.用托盘天平称取8.75g食盐, |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3.22mL高锰酸钾溶液, | D.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