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KClO3与浓HC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lO3+6HCl=KCl+3C12+3H2O,若用K35C1O3与H37Cl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得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1 |
B.KCl中只含35C1 |
C.所得的KCl中既含35C1又含37Cl |
D.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氯原子数之比为5∶1 |
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a 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b mol氢气,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物质的量为
A.![]() |
B.![]() |
C.![]() |
D.![]() |
可逆反应mA(g)+nB(s)rC(g)+qD(g)在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D的体积百分 含量和温度T 或压强P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B.使用催化剂,D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 |
C.化学方程式系数m+n = r+q |
D.物质B的颗粒越小,反应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下列化学用语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H+(aq)+OH-(aq)=H2O(l)△H="-a" kJ/mol,故1 mol NaOH固体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为a kJ |
B.因CuSO4·5H2O(s)=CuSO4(s)+5H2O(1)△H="+b" kJ/mol,故1 mol CuSO4(s)溶于足量水时,放出热量为b kJ |
C.因氢气的燃烧热为c kJ/mol,故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1)=2H2(g)+O2(g)△H="+c" kJ/mol |
D.因N2(g)+3H2(g)![]() |
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除杂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及其杂质 |
检验 |
除杂 |
A.Cl2(HCl) |
湿润的淀粉KI试纸 |
饱和食盐水 |
B.NaHCO3溶液(Na2CO3) |
Ca(OH)2溶液 |
过量CO2 |
C.CO2(HCl) |
AgNO3溶液(含稀硝酸) |
饱和Na2CO3溶液 |
D. NO(NO2) |
观察颜色或湿润的淀粉KI试纸 |
水 |
已知蒸发1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H2(g) |
Br2(g) |
HBr(g) |
|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
436 |
a |
369 |
则表中a为
A.404 B.260 C.230 D.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