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实验现象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品红溶液中分别通入SO2和Cl2,品红均褪色 |
| B.溴水分别滴入植物油和裂化汽油中,溴水均褪色 |
| C.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都会降低 |
| D.鸡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和CuCl2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
乙醇与重铬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C2H5OH+
+H+—→CO2↑+Cr3++H2O,当这个方程式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
| A.10 |
| B.12 |
| C.14 |
| D.16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A(s)+2B(g)
3C(g) ΔH>0,若平衡时C的百分含量跟条件X、Y的关系如图①所示,则Y可能表示温度,X可能表示压强,且Y3>Y2>Y1
B.已知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 ΔH=-1 025 kJ·mol-1。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则图②可表示温度对NO的百分含量的影响
C.已知反应2A(g)
B(?)+2C(?)-Q(Q>0),满足如图③所示的关系,则B、C可能均为气体
D.图④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
维生素A1、B2的结构简式分别如图所示:
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维生素A1最多与溴水中的4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
| B.维生素A1的分子式为C19H30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高分子。 |
| C.维生素B2在酸性条件下彻底水解后得到的有机物,其分子内发生酯化得多种酯 |
| D.用-C4H9取代维生素B2苯环上的一个H原子,最多可得4种同分异构体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M2.5也称细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
|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空气均为胶体 |
| 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
|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欲配制1.00L 1.00mol·L-1的NaCI溶液,可将58.5g NaC1溶于1.00L水中 |
| B.0.2mol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4NA |
| C.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SO2气体和CO2气体的体积比等16:11 |
| D.1.0L 1.0mol ·L-l的Na2CO3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2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