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和对应的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
溶液变红褐色 |
有Fe(OH)3生成 |
B |
用燃烧的镁条引燃铝热剂 |
剧烈反应 |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C |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含有SO42- |
D |
用导线连接铜片和锌片后插进盐酸中 |
铜片上有气泡 |
铜片是原电池的正极 |
把纯净的碘化氢气体装进密闭容器中,它将按下式进行分解反应:2HIH2+I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此系统趋向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化氢的生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 |
B.碘化氢的生成速率小于其分解速率 |
C.碘化氢的生成速率等于其分解速率 |
D.无法判断碘化氢生成和分解速率的相对大小 |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的是()
A.升高温度促进SO2转化为SO3 |
B.在反应2SO2+O2![]() |
C.可用浓NH3·H2O和烧碱固体快速制NH3 |
D.加压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 |
在500 ℃时,2SO2+O22SO3的平衡体系中,增大O2的浓度,达新平衡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增大 | B.逆反应速率减小 |
C.SO2的转化率增大 | D.SO3的浓度一定增大 |
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达到了平衡,容器中含有0.1 mol N2、0.3 mol H2、0.1 mol NH3,若维持原来的条件,向该容器中再加入0.1 mol N2、0.3 mol H2、0.1 mol NH3,则( )
A.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平衡不移动 |
B.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NH3的百分含量升高 |
C.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D.正、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
一定条件下将2 mol SO2和2 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大于n mol的是()
A.2 mol SO2+1 mol O2 | B.4 mol SO2+1 mol O2 |
C.2 mol SO2+1 mol O2+ 2 mol SO3 | D.3 mol SO2+1 mol O2+1 mol S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