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A、C同主族,B、D也同主族,A、B在不同周期,X、Y均是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盐,X与Y相互作用,产生气体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按照D、C、B、A的顺序逐渐减小
B.A与其它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晶体类型相同
C.Z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无现象,再滴入FeCl3溶液则可看到有沉淀产生
D.将Z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对于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 NO的同时消耗x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C.达到平衡状态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 |
对于可逆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 |
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 |
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 |
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1 L的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 |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
对于2SO2+O22SO3的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高温”和“催化剂”的条件使SO2和O2产生了可发生性 |
B.“高温”和“催化剂”的条件可加快SO3分解为SO2和O2 |
C.在该反应的平衡状态,SO2、SO2、O2的浓度一定都相等 |
D.在该反应的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
2SO2(g)+O2(g)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C.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
D.在t1、t2时刻,O2(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