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废水中可能存在的离子如下:Na+、Ag+、Ba2+、Al3+、AlO2一、CO32-、S2一、SO32-、SO42-
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实验①中的现象可推出,气体A一定是纯净物,淡黄色沉淀一定是AgBr |
B.根据实验②中的现象可推出,气体B是CO2,沉淀B是Al(OH)3,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3+ |
C.根据实验③中的现象可推出,气体C是NH3,沉淀C一定有BaCO3,可能有BaSO4 |
D.原溶液中肯定含有Na+、AlO2-、S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SO32-、SO42- |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
C.不慎碰翻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灯失火,马上用湿布扑灭 |
D.配制硫酸溶液时,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慢慢加入浓硫酸 |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0。现将1mol A和2mol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molA和2mol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与乙中C的浓度相等 |
B.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与甲中C的体积分数相等 |
C.保持温度不变,向甲中加入氦气后,甲中各物质的浓度改变 |
D.保持温度和乙中压强不变,向乙中加入氦气后,乙中平衡正向移动 |
某学习小组拟利用如下装置制备氮化钙(化学式:Ca3N2,极易与H2O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活塞K通入N2,试管A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
B.U形管中盛放的干燥剂既可以用碱石灰,也可以用浓硫酸 |
C.反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待反应管冷却后再关闭活塞K |
D.将产物Ca3N2放入盐酸中,只能得到一种盐 |
一定量的锌与密度为1.85g/cm3,质量分数为98%,体积50mL 的浓H2SO4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6.8 L。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0.5 L,测得溶液中c(H+)=0.1mol·L-1。则生成的气体中H2和SO2的体积比为
|
A.4:1 | B.1:2 | C.1:4 | D.3:1 |
反应I和反应II都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为还原反应,反应II为加成反应 |
B.苯乙酮和2-环己烯酮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上 |
C.乙苯和2-环己烯酮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
D.分子中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苯乙酮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