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07年化学家戴维用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得钠,反应原理为:4NaOH(熔融)4Na+2H2O+O2↑。后来盖·吕萨克用铁与熔融 氢氧化钠作用也制得钠,反应原理为:3Fe+4NaOH=Fe3O4+4Na↑+2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钠,阴极发生电极反应为:Na++e-=Na |
B.盖·吕萨克法制钠原理是嫡的增加带动了反应的进行 |
C.若戴维法与盖·吕萨克法制得等量的钠,则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比为1:1 |
D.目前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法制钠(如图),电解槽中石墨极为阳极,铁为阴极 |
下图锥形瓶中装满了c mol·Lˉ1的Na2SO4溶液,经测定其中含有a mol SO42-,则锥形瓶容积为
A.![]() |
B.![]() |
C.acL | D.2acL |
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钾溶液,若将其蒸发掉50 g水后,其溶质质量分数恰好扩大一倍,体积变为62.5 mL,则浓缩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2.2 mol/L | B.4 mol/L |
C.5 mol/L | D.6.25 mol/L |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造成的,下列实验中无意义的是
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
B.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
D.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
下列有关0.2mol·L-1 BaCl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500mL溶液中Cl-离子浓度为0.2mol·L-1 |
B.500mL溶液中Ba2+离子浓度为0.2mol·L-1 |
C.500mL溶液中Cl-离子总数为0.2NA |
D.500mL溶液中Ba2+和Cl-离子总数为0.3N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不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大。 |
B.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不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小。 |
C.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上层液体经漏斗下口放出。 |
D.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