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100 km/h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 m以上
的距离.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要匀速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停止的时间里,汽车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如下表所示给出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的部分数据。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定,路面情况相同(汽车制动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 分析表格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速度(m/s) |
反应距离(m) |
制动距离(m) |
10 |
15 |
25 |
14 |
X |
Y |
A.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1.5 s
B.汽车制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表中Y为49
D.表中X为32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 |
B.研究汽车车轮上一个点的运动规律时,汽车可看作质点 |
C.欣赏花样滑冰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表演者看作质点 |
D.研究运动员在1500 米长跑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作质点 |
下列几种速度,不是瞬时速度的是:
A.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60 km/h |
B.高速火车以260 km/h 的速度经过“哈尔滨到长春”这一路段 |
C.城市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30 km/h 注意车速”字样 |
D.足球以12 m/s 的速度射入球门 |
如图甲所示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接收,从B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速度![]() |
B.超声波的速度为![]() |
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挡板MN,其延长线总是过半圆柱体的轴心O,但挡板与半圆柱体不接触,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绕O点缓慢地逆时针转动,在Q到达最高位置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对Q的弹力大小保持不变 |
B.P、Q间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
C.桌面对P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
D.P所受桌面的支持力一直增大 |
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两个物体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动到C点后,A.B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增大
B.A.B静止时,图中α、β、三角始终相等
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减小
D.拉B的绳子的拉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