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中,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 s,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 m/s. 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 m、SQ=2.6 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2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P、Q两点振动情况的是
图1
图2
A.甲为Q点的振动图象 | B.乙为Q点的振动图象 |
C.丙为P点的振动图象 | D.丁为P点的振动图象 |
如图所示是某一物体运动的图象,从图象可知速度与加速度在下列哪段时间方向相同()
A.0~2s | B.2~4s |
C.4~5s | D.5~6s |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 3点, B为AC的中点,物体在AB段加速度恒为a1,在BC段加速度恒为a2,已知A、B、C 3点的速度vA、vB、vC,有vA< vC,且vB=(vA+vC)∕2。则加速度a1 和a2的大小为 ( ).
A. a1 <a2 B.a1 =a2
C. a1 >a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起动时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约为()。
A.1m/s2 | B.2m/s2 |
C.3m/s2 | D.4m/s2 |
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米/秒2,任1秒内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米/秒; |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秒内的末速度大2米/秒![]() |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秒内的初速度大2米/秒 |
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 )
A.1∶3 | B.1∶5 | C.1∶8 | D.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