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中,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 s,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 m/s. 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 m、SQ=2.6 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2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P、Q两点振动情况的是
图1
图2
| A.甲为Q点的振动图象 | B.乙为Q点的振动图象 |
| C.丙为P点的振动图象 | D.丁为P点的振动图象 |
如图2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板上A、B两孔正好水平相对,板间电压为500 V.一个动能为400eV的电子从A孔沿垂直板方向射入电场中.经过一段时间电子离开电场,则电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大小为 ( )
A.900eV B.500eV
C.400eV D.100eV
如图所示,先接通S使电容器充电,然后断开S,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电量Q、电容C、两极板间电势差U的变化情况是()
A.Q变小,C不变,U不变
B.Q变小,C变小,U不变
C.Q不变,C变小,U变大
D.Q不变,C变小,U变小
图为一头大一头小的导体周围等势面和电场线(带有箭头的线为电场线)示意图,已知两个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之差相等,则( )
| A.a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 |
| B.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 |
| C.将负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
| D.将正电荷从c点沿虚线移到e点,电势能增大 |
一个带正电的质点, 电荷量q=2.0´10-9C,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 在这过程中, 只有静电力做功, 质点动能增加了8.0´10-5J, 则a、b两点间电势差Uab为()
| A.16´104V | B.4.0´105V | C.4.0´104V | D.7.0´104V |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描绘点电荷电场中电场线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