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列出了一些材料制成的长1m、横截面积为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
导线 |
银 |
铜 |
铝 |
钨 |
铁 |
锰铜合金 |
镍铬合金 |
电阻R/Ω |
0.016 |
0.017 |
0.027 |
0.052 |
0.096 |
0.44 |
1.1 |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导电性最好的材料是 ;假如让你架设一条输电线路,在铝线和铁线之间,你应选用 ;假如要选用一根金属丝来做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在镍铬合金和锰铜丝之间,你应选用 .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升温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
质量/g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最后温度/℃ |
水 |
60 |
20 |
6 |
45 |
食用油 |
60 |
20 |
6 |
68 |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实验时,应使烛焰和____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图中物距u应满足___.
A.u>2f B.u="2f" C.f<u<2f D.u<f
(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___(前/后)方.
(4)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
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D.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
(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____,也能方便地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发生/不发生)变化.
为了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小明将铁架台、导体AB、小量程电流表、蹄形磁体、开关和若干导线按图连接.
(1)导体AB、小量程电流表及开关的连接方式是.
(2)小明刚安装好实验器材,就立即观察电流表,发现指针没有发生偏转,出现这个问题最有可能是因为造成的.
(3)解决(2)中的问题后,小明观察电流表,发现指针还是没有发生偏转,于是他左右移动导体AB,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摆动,此时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
(4)小明又沿多个不同方向来回移动导体AB,均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摆动.
(5)经历了(2)、(3)、(4)的探究,小明便得出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你认为小明的结论(选填“是正确的”、“不够准确”) ,为了验证你的这一判断,你应该怎样做?.
(6)实验中,小明在电路闭合时将导体AB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松开手,发现导体AB左右摆动,此时小量程电流表的指针(选填“左右摆动”、“偏向一边”、“静止不动”) .导体AB摆动过程中,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及导线悬挂点的摩擦,导体AB的机械能将(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小明在拆装手电筒时,发现手电筒的小灯泡上标有“3.8V”的字样,但上面的电流值已经模糊不清,他想通过实验测量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图甲为他所连的实验电路,电源由三节干电池串联构成。
(1)经检查发现电路接线有错误,小雨只做了一处改动就闭合开关进行实验.请在他接错的导线上打上“×”,并改正。
(2)电路连接正确后好,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时,小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A,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W。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老师又出示了数百欧的电阻Rx,提问能否用上述方法进行测量该电阻的阻值.同学们分析得出上述方案不行,原因是:。
接着,小明与其他同学经过讨论,通过增加一电阻箱R(0~9999W,5A)、定值电阻R0(200W,2A)、单刀双掷开关等器材,设计出了如图丙所示的方案,实验按下列步骤进行,请将有关步骤填写完整,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第一步: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②第二步:将开关S拨到a,记下电压表示数为U0;
③第三步:将开关S拨到b,调节,使得电压表示数为,读出电阻箱的阻值大小,该阻值大小就是Rx的大小。
④该方案测电阻有不足之处,你认为不足之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