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准备用“伏安法”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室能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待测小灯泡L(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约为10Ω);
B.二节新的干电池串联(每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C.电压表一个(量程为0~3V,0~15V,电阻为5KΩ);
D.电流表一个(量程为0~0.6A,0~3A,电阻为5Ω);
E.滑动变阻器R0(阻值为0~50Ω,额定电流为1A);
F.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则:
(1)如果使用上述器材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那么,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该电路中的电流约为__________A,因此,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__________A。
(2)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一定的电阻,严格来说将它们接入电路后,对电路都要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为了减少误差,在甲、乙所示的电路图(未画完)中,最好选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3)根据以上选择的电路图,在丙图中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进行连线,使之成为能比较精确地测量出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其中,部分导线已连接)。
(4)在实验中,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报告及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名称 |
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
||
实验目的 |
练习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
||
实验步骤 |
a、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路中的__________最小。 |
||
b、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达到__________V,然后,测量从额定电压开始逐次__________(选填“降低”或“升高”),获得几组数据。 |
|||
c、根据测出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求出小灯泡的电阻。 |
|||
实验记录 |
电压U/V |
电流I/A |
电阻R/Ω |
2.5 |
0.26 |
9.6 |
|
2.0 |
0.24 |
8.3 |
|
1.5 |
0.2 |
7.5 |
|
1.0 |
0.15 |
6.7 |
①将实验步骤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②从实验记录中可以看出,存在明显错误的记录数字是__________。
③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玻璃板厚度不计,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用橡皮泥的作用是____,此操作过程需要注意的是_____。
(2)请为以下实验步骤排序:
a.移去棋子B,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棋子A的像
b.棋子A置于在玻璃板前面。将同样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面,移动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
c.记下棋子A和棋子B及玻璃板的位置
d.移去玻璃板、棋子A及光屏,用直线连接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位置的距离。
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如图2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它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该小组由此得出实验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4)若将显示时间为的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前,则在平面镜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____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1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入射角α |
0° |
15° |
30° |
45° |
60° |
反射角β |
0° |
15° |
30° |
45° |
60° |
折射角γ |
0° |
11.3° |
22.1° |
35.4° |
40.9° |
通过实验还得到数据如上表: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和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且折射角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下面是探究“水的沸腾”和“海波熔化”的实验。
图a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将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
(1)图a中,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图b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小红把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
(2)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采用如图c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从而间接为研究对象(海波)加热这样做能确保研究对象_______;实验中,在记录加热时间的同时还需观察记录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
|
(3)聪明的小军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直接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d)。由图像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 __ (选填“继续”或“停止”)。
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实验编号 |
深度/cm |
橡皮膜方向 |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
1 |
3 |
朝上 |
2.6 |
2 |
3 |
朝下 |
2.6 |
3 |
3 |
朝侧面 |
2.6 |
4 |
6 |
朝上 |
5.4 |
5 |
9 |
朝上 |
8.2 |
(1)实验1、2、3说明 ;
实验1、4、5说明 。
(2)要想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请写出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张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体 。
(2)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
方法二: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张亮选择的是 (“方法一”或“方法二”)。
(3)分析表甲中第1、2次或第3、4次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 有关。由实验1和3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4)实验中张亮认为,沙子受热不均,会影响实验,想用水和另一种液体来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部分物质的比热容如表乙所示。从实验现象最明显的角度,你帮他选择的另一种液体是 。